中新网长沙7月25日电(记者邓霞)7月,长沙湘江西岸,总面积15.4万平方米的湖南智能网联交通产业园破土动工 ,预计2026年10月竣工 。
该产业园聚焦智能网联 、智能制造、智慧交通三大领域,将建设标准厂房、定制化厂房、研发办公楼等,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服务。
这是湖南湘江新区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最新落子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,具备电动化 、智能化与网联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,正成为湖南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前瞻布局抢抓智能网联赛道
搭载“智慧大脑”的自动驾驶汽车,在铺满“车路协同神经 ”的宽阔道路上行驶穿梭,轻松应对各种测试挑战;蓝白相间的智能环卫车沿路循迹清扫 ,落叶碎石被“火眼金睛”精准分类;无人售货车、无人配送车穿梭于楼宇之间,为上班族提供“无人售货、随叫即到”的购物便利……走进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智能网联产业园内,充满未来感与科技感的图景跃然眼前 。
早在2016年 ,长沙就前瞻性布局,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。2018年6月,涵盖12公里测试道路 、78个智能驾驶测试场景的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开园 ,成为当时国内测试里程最长、场景类型最复杂的封闭智能系统测试区。同年11月,该测试区获工信部授牌,获批成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(长沙)测试区 ,产业生态初现雏形 。
近年来,湖南湘江新区通过“新基建聚集产业、建场景培育产业 、搭平台服务产业 ”,打造了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“硬核底座” ,助力长沙成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(长沙)测试区、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、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湖南) 、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、全国首批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试点城市。
“筑好黄金台,引得凤凰来。”得益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与良好的配套服务,舍弗勒、百度阿波罗 、中车智驭、希迪智驾等近400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此集聚,涵盖感知系统、决策系统、执行系统 、通信系统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等上下游领域 。
德国舍弗勒2019年在湖南湘江新区设立专注智能驾驶技术的子公司 ,其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也于2023年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揭牌。“长沙研发中心是舍弗勒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近年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研发进展。 ”舍弗勒集团首席技术官乌维·瓦格纳说 。
政策“加码”加速打造“未来之城”
增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、发放功能型无人车编码……2025年,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频频“上新 ” ,推动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。
2月初公布的长沙第五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,新增里程732.55千米。至此,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达到1107.1公里(单向) ,湘江新区全域道路均涵盖其中 。
以岳麓高新区为核心,推动车 、路、云深度融合;搭建智轨电车、智能驾驶微循环 、功能型无人车、自动驾驶出租车4大应用场景;自动驾驶公交车、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及智轨电车开启常态化示范运营……3月在湖南湘江新区启动的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先行区,将加速构建“车路云”协同生态 ,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。
5月底正式发布的《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实施细则(试行)》明确,功能型无人车主体取得功能型无人车编码后,可根据需要开展商业化试点活动。
这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随着《实施细则》的出台 ,湖南湘江新区向文远知行 、中联环境、九识智能、菜鸟传橙4家企业发放第二批86张功能型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编码 。目前,湖南湘江新区功能型无人车编码累计达到121张。
面向未来,湘江新区的智能网联场景拓展蓝图清晰:一方面,持续打造智能交通场景 ,加速无人驾驶接驳 、电轨在产业园区、交通枢纽规模化部署,提升交通效率,实现多模式出行精准接驳;另一方面 ,积极打造“智能网联+文旅 ”场景,在湘江科学城、梅溪湖、洋湖等片区开通智能网联观光专线 、无人零售、智能泊车等服务,带动智慧文旅增收。
零元创业激活产业创新动能
前三年零成本入驻 ,后两年费用减半;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资源与产业生态强力支持……今年4月,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正式推行的“2025黄金五年计划”,为智能网联行业大学生创业者开辟了一条“零门槛、高赋能”的创新创业通道 。
“在长沙 ,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前三年可免租金入驻,还能以更低成本使用国检中心和仿真实验室。 ”湘江智能产业服务部部长罗顿介绍说,“黄金五年计划”推出“0元×3年+5折×2年”的孵化模式 ,即大学生团队入驻前三年可享受工位 、水电、网络等费用全免,后两年费用减半。“以20人团队计算,5年累计可节省约60万元,有效缓解初创团队的资金压力 。 ”
更重要的是 ,孵化器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,为大学生团队开放行业顶尖测试资源——优先预约V2X通信设备、激光雷达等硬件;提供雨雾模拟 、电磁干扰等极限环境测试场景;配备智驾测评专家1对1定制化服务。
每年2场产业巨头供需对接会、开放政府示范项目采购通道等举措,也将助力创业团队对接真实订单、获取首笔现金流 ,推动年轻创客技术稳稳落地 、茁壮成长。
目前,湘江新区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园已孵化60余家智能网联企业 。“这里政策、场景、市场全给年轻人准备好了,年轻人可以放心来。”罗顿说。(完)